2019年5月22日晚上,密歇根大学政治学系高敏(MARY E.GALLAGHER)教授做客我院“珞珈政治学论坛”,在学院332会议室作了题为“全球化是否会破坏现代化(Does Globalization Undermine Modernization)”的学术报告,论坛由刘伟老师主持。本院陈刚、张平、王增文、何祥武、楼笛晴等老师及相关专业的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参加了本次论坛。
“市场性民粹主义”是高敏教授本次报告的一个核心主题。在她看来,市场性民粹主义已经在美国兴起,在这一过程中,美国人对全球化和贸易愈发不满、对政治精英和政党体系也不再那么信任。因此,市场性民粹主义逐渐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对政府政策方案的不信任;(2)对政府组织的不信任;(3)经济民族主义和地方主义;(4)美国人逐渐萌发出将经济边界和政治边界统一起来的愿望。与此同时,高敏教授指出,中国震撼(China Shock)亦是分析市场性民粹主义时不可忽略的一个因素。事实上,在受中国贸易竞争影响最大的地区,政治极化与经济民族主义现象变得愈发突出,作为后果,在这些地区,公共意见向右翼发展、国会议员候选人也变得越来越极端、在总统选举中越来越倾向于共和党候选人等。
那么,在中国快速崛起的背景下,美国普通工人又是如何看待全球化的呢?这是个有趣的问题,也是高敏教授报告后半部分的主题。通过对“美国汽车行业的工人对全球化的态度”的持续研究,高敏教授为我们揭示了普通美国汽车行业工人对贸易的独特看法。这一部分内容由四个主题构成:首先是经济民族主义的兴起,美国汽车行业工人越来越强调国家竞争,与此同时倾向于运用非市场因素去解释其他国家的比较竞争优势,更加出乎我们意料的是,他们也越来越反对通过国际机制去解决贸易争端;其次,美国汽车行业工人仍然是亲市场、反政府监管的,对政府力量抱有强烈的怀疑;再次,他们开始越来越担心本社区的社会问题,并且担心产业的丧失会摧毁社区,并将全球化冲击定义为社会危机——吸毒、婚姻破裂、教育失败等,在这个过程中,安土重迁和政治身份的自我界定进一步强化了人们之间的分歧;最后,高敏教授为我们展示了普通工人的迷茫,这种迷茫部分产生于在工人、消费者和公民这三个角色中的频繁切换,这种迷茫可能会进一步扰乱他/她们的生活和认知。
美国汽车行业工人的这些观点某种程度上也正是市场性民粹主义的反映。也正因此,高敏教授在最后再次强调了市场性民粹主义的兴起,阐述了其相应的特点。她认为在市场性民粹主义中暗含着一条因果解释链条:贸易震动导致选举竞争的改变,由此导致候选人纷纷转向左翼,形成反华倾向和经济民族主义立场,最终导致特朗普2016年的大选胜利。可以说,市场性民粹主义是特朗普获胜的原因,而不是其获胜的结果,而且可以预期的是,市场性民粹主义在特朗普之后仍会继续存在。与此同时,在市场性民粹主义的潮流之下,美国的两党针对经济形成了相同的观点,但仍然在解决途径上存在分歧。至于美国人民的市场原教旨主义是否会发展为封闭的市场,仍然值得我们思考。
随后,高敏教授与在场师生热烈互动,回答了包含中美贸易战、中美关系、国际政治理论在内的多个问题,高敏教授的回答也赢得了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政治学与行政学系 边东东,黄佳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