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精心筹划,多方协助,国际关系学系从10月25日至11月17日,组织开展了包含多个场次、多种形式的“学术主题活动月”,为我院相关专业师生提供了丰富的学术盛宴。
10月25日上午,华中地区从事南亚研究的知名青年学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邓红英副教授在学院317室作了题为“莫迪政府强怼中巴:手段调整还是战略变化”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国际关系学系申红果副教授主持。邓红英首先梳理了近年来印度对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外交政策,在对大量事实资料进行缜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印度对中巴外交立场的基本逻辑和未来政策变迁的研究思路。之后,邓红英老师回答了与会者提出的若干问题,并就未来的南亚研究、印度对华政策走向做出客观而谨慎的评判。邓老师的讲座引起与会师生的积极共鸣,我院的严双伍、阮建平、刘早荣等老师认为邓红英老师的讲座拓展了全面研究南亚局势、中印关系的学术视野。大家还就中印关系中的相关问题展开了积极探讨。
11月1日,学院副院长阮建平教授与刘伟教授、冯存万副教授和戴红霞老师,共同会见了来访的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密尔沃基分校Shale A. Horowitz教授。Shale教授是美国从事国际关系研究的著名学者,在大国关系与双边外交等研究领域有着卓越的影响力。会见过程中,我院教师同Shale教授就主流美国学者对中美关系的认知观点、中美关系中的关键议题、未来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势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对将来双方的合作办学与学术研究交换了意见。Shale教授对此次访问与交流深表满意,并希望双方能在教学、科研方面有更进一步的接洽。
11月9日晚,国内知名的青年学者、清华大学计算社会科学平台执行主任、政治学系孟天广副教授在学院332室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大数据方法及应用”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国际关系学系邢瑞磊副教授主持。孟老师在提出并介绍大数据的内涵和范畴的基础上,从大数据与社会科学的关联出发,围绕方法论、研究方法、研究议题等各个角度展开解析,并针对大数据方法的若干观点做了全面而客观的评析。孟老师的讲座引起与会者的广泛兴趣,在讲座之后的互动环节,孟老师针对提问和建议给出了回答。
11月14日,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牛津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后曲博副教授在学院2楼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国际关系研究设计与方法”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国际关系学系冯存万副教授主持。曲博老师首先就中国外交的政策语言及实践问题做了简要的评析,认为中国外交政策的语言表达存在着持续而稳定的逻辑,进而就当前中国外交的政策设计与实践效果做出了相应的论述。其次,曲老师就当前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各类方法做了全面的介绍,并列举了各主要方法的科学性和局限性。本次讲座主要面向我院从事国际问题研究的各专业师生,同时也吸引了华中科技大学等其他在汉高校的研究人员的参与。
11月17日下午,来自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的汤伟研究员、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康晓副教授、武汉社会科学院科研处的汪涛研究员在学院332室开展了“全球化发展形势下的城市外交”主题学术沙龙,国际关系学系邢瑞磊副教授主持。三位主题发言人分别围绕“植入的战略规划:对金砖国家新兴世界城市发展战略的思考”、“逆全球化时代的全球治理:城市的角色”以及“武汉提升国际化水平的路径:调研的设计与反思”等主题展开讨论。与会者的深度辨析与自由讨论,为国际关系研究领域中的“城市外交”议题提供了丰富而明确的研究信息,同时也为我院国际问题研究的人才培养和专业教学工作提供了具有建设性的参考意见。
此次学术主题活动月旨在为学院国际问题研究及教学工作提供外部智力支持、开拓学术视野、促进并提升教学科研工作质量。在学院领导的积极鼓励和院内各单位、各专业老师的大力支持下,各项学术活动如期举办并顺利完成,在达到预期目的的同时,也扩大了我院国际关系研究教学队伍及工作的影响力。(国际关系学系供稿、图)